媒体报道

《雷锋》杂志 | 点燃希望的“羊舍之光”——赵红娣用爱铺就孩子们的求学路

点击量:6   时间:2025-09-15

每当想起“希望羊舍”的故事,我的心头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2022年春天的云南广南砚山阿猛乡,一个名叫杨勇的家庭因贫困而愁云密布,两个女儿因学费无着落被迫辍学。正在云南地区助学的上海市白玉兰开心家园家庭服务社的赵红娣社长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一阵酸楚,她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们重返校园!”在了解到当地通过养羊、剪羊毛和生小羊羔能带来持续性收入的情况后,赵老师觉得这样的帮扶更有意义,立即与同样热心的陈建兵、孙德强等几位老师商议,迅速筹资为杨勇一家采购了20头黑羊。于是,“希望羊舍”在爱的浇灌下应运而生。杨勇一家重燃生活的希望,两个女孩也重新背上书包,走进教室。那一刻,我仿佛看到赵老师眼中闪烁的欣慰光芒。

三年光阴转瞬即逝,“希望羊舍”始终是赵老师心头的牵挂。她常挂在嘴边的是:“孩子们还在上学吗?羊儿们长得壮不壮?”杨勇一家感恩不尽,前年春节时,杨勇提出要宰一头羊送给赵老师作为谢礼,赵老师却连忙摆手:“千万别!留着羊儿,孩子们能好好读书,健康成长,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这份纯粹的爱,让我动容,也让我更加敬佩赵老师的赤诚之心。

2025年8月28日,赵老师再次踏上云南的土地。这一次,她协同上海市爱国特种基金会为广南县北宁中心学校捐赠了400套崭新的餐桌椅,温暖了全校几百名孩子的用餐时光。捐赠仪式后,她不顾疲惫,与陈建兵、孙德强老师驱车300公里,赶往阿猛乡探望“希望羊舍”。当她看到羊舍里30头肥壮的黑羊,得知杨勇的小儿子已上二年级,两个女儿仍在坚持学业,每年还能靠卖小羊羔增收一两万元时,她的脸上绽放出笑容。现场,杨勇再次收到了赵老师给予的助学金。憨厚老实的杨勇激动地说:“是赵老师救了我们一家!孩子们上学无忧,生活也好起来了。”得知这一消息的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了——这不仅是一座羊舍,更是点燃一个家庭希望的灯塔。

“希望羊舍”,对杨勇一家而言,是生活的根基,是改变孩子们命运的起点。它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贫困家庭的未来,也温暖了无数颗心。赵老师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十年来,她走遍四川大凉山、云南马关的偏远角落,探望那些她用爱心滋润的孩子,个人累计捐款300多万元,资助超百名贫困学子圆梦学业。她不仅为孩子们点燃求知的火焰,更如母亲般呵护他们的心灵,铺就一条条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

作为上海市白玉兰开心家园家庭服务社社长和上海市崇德应用心理科学研究院院长,赵老师带领团队弘扬雷锋精神,投身公益,书写了一幅幅大爱无疆的画卷。她的善举广受赞誉,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慈善楷模”等殊荣。然而,在我眼中,她更是一位谦逊低调、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火种。多年来,我有幸与赵老师因志愿服务结缘,亲眼见证她如何用一颗赤子之心,点燃无数孩子的希望。

今年一月底,赵红娣获评上海市慈善楷模(赵红娣坐在第一排市委书记陈吉宁的右边)

“希望羊舍”的故事,是一束光,照亮了杨勇一家的生活,也点燃了更多人对公益的信念。赵红娣老师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告诉我们:爱是改变命运的力量,是温暖人心的希望。站在2025年的秋天,回望她走过的助学之路,我心生敬意,更觉温暖。这盏“羊舍之光”,不仅照亮了孩子们的求学路,也在你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愿我们都能像赵老师一样,用点滴善举,让这世界多一分光明,多一分希望!

文\图  赵丽霞

媒体报道
  • 我院开展老年心理学调研座谈活动

    我院开展老年心理学调研座谈活动

  • 老年心理学专委会举行8月份工作会议

    老年心理学专委会举行8月份工作会议

  • 新华社 | 关于崇德研究院的51篇报道

    新华社 | 关于崇德研究院的51篇报道

  • 赵红娣院长在北宁中心学校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赵红娣院长在北宁中心学校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 赵红娣院长出席广南北宁中心学校爱心捐赠

    赵红娣院长出席广南北宁中心学校爱心捐赠

  • 我院为浦东新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第3场心理服务

    我院为浦东新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第3场心理服务